欢迎来到山东华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!

案例展示

资讯中心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资讯中心 > 行业资讯

污水处理厂主流工艺介绍

2021-12-07 09:44:42

据不完全统计,全国范围内已建成运营的污水处理厂数量约4500座,这其中有统计数据的污水处理工艺大约30种左右。其中排名前十的工艺名称及占比如下:

排名前10污水处理工艺及占比如下:


氧化沟21.00%

A2/O工艺15.30%

传统活性污泥法11.60%

SBR9.20%

A/O工艺3.60%

生物膜法2.00%

其他物理化学法1.50%

生物接触氧化法1.60%

普通生物滤池1.40%

沉淀分离0.70%

下面重点给大家介绍一下A2/O工艺、SBR工艺。


一、A2/O工艺

重在脱磷除氮

污水处理厂主流工艺介绍

1.简介

A2/O工艺是Anaerobic-Anoxic-Oxic的英文缩写,是厌氧-缺氧-好氧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简称。这种工艺处理效率一般能达到:BOD5和SS为90%~95%,总氮为70%以上,磷为90%左右,一般适用于要求脱氮除磷的大中型城市污水厂。

但A2/O工艺的基建费和运行费均高于普通活性污泥法,运行管理要求高,所以对目前我国国情来说,当处理后的污水排入封闭性水体或缓流水体引起富营养化,从而影响给水水源时,才采用该工艺。

2.工艺特点

(1)优点:

污染物去除效率高,运行稳定,有较好的耐冲击负荷。

污泥沉降性能好。

厌氧、缺氧、好氧三种不同的环境条件和不同种类微生物菌群的有机配合,能同时具有去除有机物、脱氮除磷的功能。

脱氮效果受混合液回流比大小的影响,除磷效果则受回流污泥中夹带DO和硝酸态氧的影响,因而脱氮除磷效率不可能很高。

在同时脱氧除磷去除有机物的工艺中,该工艺流程最为简单,总的水力停留时间也少于同类其他工艺。

在厌氧-缺氧-好氧交替运行下,丝状菌不会大量繁殖,SVI一般小于100,不会发生污泥膨胀。

污泥中磷含量高,一般为2.5%以上。

(2)缺点:

反应池容积比A/O脱氮工艺还要大。

污泥内回流量大,能耗较高。

用于中小型污水厂费用偏高。

沼气回收利用经济效益差。

污泥渗出液需化学除磷。


二、SBR工艺

适用于间歇排放

污水处理厂主流工艺介绍

1.简介

处理过程主要由初期的去除与吸附作用、微生物的代谢作用、絮凝体的形成与絮凝沉淀性能几个净化过程完成。

SBR技术的核心是SBR反应池,该池集均化、初沉、生物降解、二沉等功能于一池,无污泥回流系统。尤其适用于间歇排放和流量变化较大的场合。

2.工艺特点

(1)优点:

理想的推流过程使生化反应推动力增大,效率提高,池内厌氧、好氧处于交替状态,净化效果好。

运行效果稳定,污水在理想的静止状态下沉淀,需要时间短、效率高,出水水质好。

耐冲击负荷,池内有滞留的处理水,对污水有稀释、缓冲作用,有效抵抗水量和有机污物的冲击。

工艺过程中的各工序可根据水质、水量进行调整,运行灵活。

处理设备少,构造简单,便于操作和维护管理。

反应池内存在DO、BOD5浓度梯度,有效控制活性污泥膨胀。

工艺流程简单、造价低。主体设备只有一个序批式间歇反应器,无二沉池、污泥回流系统,调节池、初沉池也可省略,布置紧凑、占地面积省。

(2)缺点:

间歇周期运行,对自控要求高。

变水位运行,电耗增大。

脱氮除磷效率不太高。

污泥稳定性不如厌氧硝化好。


近期浏览:

相关新闻